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【分享★快乐】圈主博客

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…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一个热爱祖国.热爱生活.兴趣爱好广泛的80后小女子~《宝贝梦:【分享★快乐】圈主...网易亿万顶级博客...博客好友38000...总访问量21亿...均占网易亿万博客前二名之列》。欢迎朋友...

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  

2013-11-01 14:23:28|  分类: 【词谱大全】宝贝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    诗词学习入门指导
     
      学习古诗词要得其法,不然事倍功半。那么我们初学古诗词需要知道哪些基础知识呢?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:
     
      一、学习古典诗词应达到的要求:能阅读浅易的古典诗词,能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,能对古典诗词的语言、表达技巧和意境进行鉴赏,能背诵并默写诗词曲20首。
      二、解析
      (1)诗词材料的内容是“浅易的”而不是“艰深的”,像《村行》、《登鹳鹊楼》、《江楼旧感》和《题都城南庄》这样的诗歌,主要特点是八句以内、语言较平易的诗词
      (2)材料的体裁是“古典诗词”,这中间应包括古体诗、近体诗和词。当然近年来高考的诗歌材料都为近体诗,但词尤其是一些有名的词人的词我们不能忽视,应有所准备。    (3)鉴赏的范围是:语言、表达技巧、意境。这个范围实际涉及到了诗词鉴赏的所有方面,从形式到内容。
      三、明确知识点
      (1)弄清古典诗词的体裁分类。
     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,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,通过一定的景物意象,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,集中反映社会生活,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。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、词、曲。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。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(最早出现于《诗经》)、五言古诗(杜甫《羌村三首》)、七言古诗 (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)和乐府诗(题目上加有“歌”、“行”、“歌行”、“引”、“曲”、“吟”)。近体诗包括律诗(五言律诗、七言律诗和排律)和绝句(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)。
      (2)它们的特征。
      律诗:律诗共八句,1、2句为首联,3、4句为颔联,5、6句为颈联,7、8句为尾联或末联,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。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,偶句都押韵。1、3、5句的平仄可不管,2、4、6句的平仄一定要相对。
      绝句:一共四句,又叫“截句”,是律诗的一半。
      古体诗:一般是指唐以前的古代诗歌。但唐以后还有人写古体诗。在字数、音韵、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,比较自由灵活。
      乐府诗:一般是指汉、魏、南北朝的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的简称。魏晋和唐代的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也不少,如《木兰诗》《孔雀东南飞》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均是乐府诗。
      词:句子长短不一,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、音韵、文字的形式,词中用典较多。可分为小令(58字以内)、中调(59-90字)、长调(91字以上)。
      词分为豪放派(苏轼和辛弃疾)和婉约派(柳永、秦观和李清照)。
      (3)古典诗歌的内容。它的内容应包括表层内容(写什么)和深层内容(观点、态度、思想、情感)。要把握好诗歌的内容,必须先熟悉古典诗歌涉及到哪些题材和常见的表达技巧。
      古典诗歌根据内容来分大致有以下几类:
      写景诗(借景抒情、寓情于景、情景交融、移情于景)
      咏物诗(托物言志)
      怀古诗(即事抒情)
      咏史诗(借古讽今、借题发挥)
      送别诗(即事抒情、即景抒情)
      边塞诗(直抒胸臆、借景抒情)
      此外还有爱情诗、说理诗、游仙诗、感怀诗等。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要结合作者的生平、际遇、时代背景、相关典故。
      四、对一些具体的写法也要有深的领悟:衬托、对比、间接描写、卒章显志、讽喻、比喻、夸张、对偶、互文、婉曲、动静、虚实。
      五、建议:1、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或词。2、自读自悟。3、阅读相关的鉴赏文章。4、认真抄一遍并写出25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。5、每周一首,持之以恒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64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